文 | 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院长 戴慧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感受司法公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经得起法律人的评判、当事人的评价、人民群众的评说。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指出,要践行“如我在诉”意识,不懈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必须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必须深刻认识到办好民生案件、解决好群众难题,更具政治意义与社会意义。
近年来,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坚持“干”字当头、狠抓九分落实,在每一起案件中践行“如我在诉”意识,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好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全力促进息诉止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实质解纷
防止“一案结多案生”
司法裁判的终极目标并非简单“结案”,而是通过实质性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案结事未了”“一案生多案”等问题,敦化法院将“穿透式审判思维”贯穿诉讼全流程,构建判前释法、判中析理、判后答疑的立体化纠纷解决机制,努力从根源减少衍生案件的发生。
多维联动促息诉。判后答疑是人民法院为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司法裁判内容、正确认识司法裁判结果、正确对待司法强制措施,从而达到服判息诉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敦化法院积极探索判后答疑工作机制,创新推出“判后答疑3.0”版:一是建立答疑责任清单,明确承办法官为第一责任人,要求从法律适用、证据采信、程序规范等维度进行书面答疑;二是引入“第三方专家参与”模式,邀请人大代表、律师、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疑难复杂案件的释法说理,真正实现答疑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三是推行“判后回访”制度,对疑难复杂案件定期跟踪回访,动态评估解纷效果。
闭环治理提质效。敦化法院积极践行“如我在诉”意识,坚持把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司法审判的目标导向,出台实质解纷工作措施,覆盖诉前、送达、保全、立案、审理、裁判、判后、调解、执行、信访10个环节,在审判执行工作全流程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实质性化解,“办案”与“治理”并重,“外聚合力”和“内挖潜力”并举,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优化管理
促推审判提质增效
审判质效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关乎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敦化法院以精细化、规范化为抓手,构建“案件评查+责任压实”的双轮驱动管理模式,推动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全面提升。
以案件评查促推质量提升。敦化法院以“求极致”的精神做优案件质量评查,建立“常规评查+专项评查+重点评查”三位一体评查机制:常规评查覆盖全部生效裁判文书,重点检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问题;专项评查聚焦发回重审、信访投诉案件,剖析共性症结;重点评查针对民间借贷、建设工程等类型化案件,统一裁判尺度。敦化法院针对评查结果实行“一案一表”反馈,并对案卷中评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通过“以评促改”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定期开展案件质量“回头看”工作,对照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台账,及时全面跟进整改情况,以问题导向督促案件质量切实提高。
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责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应充分发挥院庭长指导办案、规范办案作用。敦化法院建立审判管理职责清单,推动院庭长办案常态化、监管规范化,出台《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明确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管职责,强化条线业务指导,确保审判管理工作全覆盖;要求通过查阅卷宗、旁听庭审、审核文书等方式进行实质性监督。院庭长要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通过开好示范庭、办好精品案,引导法官养成专业化审判思维。
用心惠民
攻坚纾困暖民心
民生权益受到保障,公平正义得到维护,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敦化法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走好新时代法院工作的群众路线,找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堵点和难点,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执行攻坚。敦化法院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不断完善覆盖立案送达、财产查控、鉴定评估、拍卖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全领域智慧执行平台,以科技赋能助力执行质效提升;设立执行指挥中心,优化团队配备,案件接收、财产查控、首次谈话、二次分案等执行事务“一站式”、集约化完成;区分快执、精执团队,推动执行工作更精细、更高效;持续推动完善执行难综合治理工作大格局,在财产查控、信息共享、信用惩戒、打击拒执等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优化司法服务。敦化法院持续优化司法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升级诉讼服务中心,构建分层递进、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分调裁审”体系,延伸网络诉讼功能。2024年以来,网上立案2894件、线上开庭911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积极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实施上门立案、“双语审判”“炕头送达”“田间宣讲”“地头宣判”等便民举措,着力打造贴心、暖心、舒心的司法服务。
创新宣传形式。司法宣传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一头连着司法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认识司法工作、了解法治建设、学习法律知识的“桥梁纽带”。敦化法院锚定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一方面,敦化法院干警主动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结合案例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法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司法宣传的影响力。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下一步,敦化法院将始终践行“如我在诉”意识,聚焦“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小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新动能。
本期封面及目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7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5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