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易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向近视说“不”,不等于禁用电子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30 10:56:57   浏览次数:1  发布人:692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评论近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一则关于“取消学校电子屏使用”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一名网友称电子屏上课会导致学生用眼疲劳、近视率居高不下,呼吁学校回归传统黑板教学。随后,有关部门进行回应: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和需求;学校已通过采取“严格控制电子屏使用时长”等措施,保护学生视力。该不该取消电子屏、如何使用电子屏等问题,引发社会思考。电子屏引入教学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评论

    近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一则关于“取消学校电子屏使用”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一名网友称电子屏上课会导致学生用眼疲劳、近视率居高不下,呼吁学校回归传统黑板教学。随后,有关部门进行回应:学校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和需求;学校已通过采取“严格控制电子屏使用时长”等措施,保护学生视力。该不该取消电子屏、如何使用电子屏等问题,引发社会思考。

    电子屏引入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新,好处显而易见。电子屏可以省去老师写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生动展示数学立体空间、模拟物理原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可轻松接入海量网络资源,让有限的课堂无限延伸。

    然而,电子屏教学方式常被家长诟病,原因在于其可能对学生视力造成损害。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50%,“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是导致学生近视的重要因素。孩子总盯着手机、平板等“小屏”已经令家长头疼,课堂教学使用电子“大屏”更加让家长对孩子的视力忧心忡忡。

    事实上,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良用眼习惯和用眼姿势、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遗传等因素,都会对学生视力造成影响。“一刀切”取消使用电子屏是因噎废食,最大化地扬其长而避其短的要诀在于“适度使用”。

    国家曾多次对“适度使用”提出具体要求。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和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的《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均明确,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这是学校教学必须遵守的硬杠杠。学校有义务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为保护学生视力,不少学校正积极探索限时性“息屏”实践。例如,浙江省杭州市一小学推出“素课日”,所有班级每周五上午半天的课程关闭电子屏;湖北省武汉市一小学在电子屏后台植入“限时软件”,每节课累计使用12分钟电子屏后,屏幕会自动关闭;江苏省南京市一小学设立了“教室无电子屏日”,在每月的6日、16日和26日授课时关闭电子屏,鼓励实践更有趣的传统教学方式。

    仅靠学校减少电子屏教学时长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小眼镜”产生。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多方合力、多维度发力。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活动,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能让孩子们的眼睛“歇一歇”;家校社协同发力,普及近视防控知识,引导监督孩子科学用眼,常态化开展学生视力筛查,都有助于防控近视。教育工作为的是给孩子们打开眼前清晰的世界,科学、理性认识并使用教学辅具印证着这个道理。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王尚(媒体人)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92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yixu.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