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易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关于书法中的“投机”现象—书法之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6 06:09:4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8804****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以田英章的作品为例,他的书法中规中矩、功底深厚,但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边缘化,其理由是认为田体属于美术字范畴,缺乏足够的变化和艺术性。实际上,这种评价背后隐藏的是审美疲劳的问题。任何一种风格,无论是优美还是所谓“丑书”,当观众长时间接触后,都可能会产生视觉疲劳。中国的书法艺术长期在“拙”与“巧”之间徘徊,似乎仍未完全领悟“险绝”与“平正”之间的深刻辩证关系。当前社会中,人们对待书法的态度存在着明显的

    以田英章的作品为例,他的书法中规中矩、功底深厚,但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边缘化,其理由是认为田体属于美术字范畴,缺乏足够的变化和艺术性。实际上,这种评价背后隐藏的是审美疲劳的问题。任何一种风格,无论是优美还是所谓“丑书”,当观众长时间接触后,都可能会产生视觉疲劳。中国的书法艺术长期在“拙”与“巧”之间徘徊,似乎仍未完全领悟“险绝”与“平正”之间的深刻辩证关系。

    当前社会中,人们对待书法的态度存在着明显的投机倾向,不过这种投机又分为两种:“投机取巧”与“投机取拙”。前者是指那些仅仅为了迎合市场而刻意追求技巧上的花哨变化,后者则是指有意选择看似简单、实则内藏深意的“拙”风。然而,“取拙”的关键在于创作者是否真正理解了何为“平正”与“险绝”。缺乏这种理解,所谓的“拙”便成了没有灵魂的“伪拙”,也就是所谓的“丑书”。

    因此,对于书法艺术而言,重要的是回归本质,深入探索每一种风格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表面的变化或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真正的艺术创新应当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技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来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又能触动人心的作品。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8804****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yixu.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