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词作者: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
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
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
明月共,漾孤篷。
官冗从,怀倥偬。
落尘笼,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
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
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赏析
贺铸(公元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好以旧谱填新词而改易其调名,谓之“寓声”。其词风格多样,善于锤炼字句,又常运用古乐府及唐人诗句入词。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又能诗文。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六州歌头》本为军乐,北宋人据其声制为词调,其声情激越,音调慷慨。此调共九体,平仄韵皆有,其中正体为双调,一百四十三字。上片十九句,八平韵、八叶韵,下片二十句,八平韵、十叶韵。因其声昂扬,故而多怀古咏史、抒发壮志豪情之作。
据学者考证,这首词创作于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秋,这年贺铸三十七岁。当时他担任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管界巡检,是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当时西夏屡次侵犯宋朝边境,此词所抒发的对戎马倥偬生活的向往,即与此有关。
起句“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为上片奠定雄豪的基调。上片为作者青年时期的生活回忆,少年侠客,有任侠之风,居京城,结交八方豪士,对朋友肝胆相照,一诺千金,不惧强权,笼统处着笔刻画出少年侠客们性格中“侠”的一面。继而,又以斗车纵马出游之畅、酒肆狂歌痛饮之豪、携鹰带犬射猎之功等数个细节,实实在在地刻画出少年英豪们性格中“雄”的一面。一半“侠”,另一半“雄”,从梗概与细节两方面与起句对应。然而上片之末句“乐匆匆”,区区三字,便将之前大肆铺洒的慷慨雄放的气势遏制下来。
下片首句承接上片末句,将已经收束的豪放进一步压制,“黄粱梦”句借典故将读者从过去美好的回忆中拉出,进入惨淡的现实中。京城的生活如梦一般逝去,如今的自己做着闲散小官,乌篷荡舟,孑然一人,只有明月相伴。囚于官场的牢笼中,职小官卑,每天对着数不尽的文书事务,“鹖弁如云众”,平凡得如同芸芸众生。在朝廷重文轻武的政策下,这样的武将又何止自己一人?作者为天下报国无门的千万武官呐喊,词的氛围便从下片伊始的怆然改为悲愤。此后词的情感浓度也随着战事开展而达到最高潮:军乐奏响了,边疆战乱随之而至,可怜我白发苍苍,空怀满腔抱负,却抗敌无处,就连手中的宝剑都在嘶吼哀鸣。在这充满愤慨的呐喊后,末三句情感再度变化,激愤又化为悲凉,所求不得,只能寄情山水之间,登临游荡,惆怅满怀。
北宋词多唱婉约之声,作剪红刻翠之调,当时像贺铸一般在词中宣泄家国情怀的作品,并不多见。
撰稿:江合友
诵读赏析:陈光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