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清明假期,祭扫与踏青出行叠加,货运物流需求集中,安全风险上升。高速公路客货混行现象突出;农村地区返乡、农忙车流交汇;陵园墓区、景区林区周边人流车流密集。预计今年清明假期的交通形势较往年更为复杂,大家需要重点防范以下几个方面的驾驶风险。
一、生理心理双重负荷
1.春困疲劳:春季人们容易感到疲倦,长途驾驶时车内缺氧、路况单调和阴雨天气会进一步加剧困倦感。驾驶人应合理规划行程,避免时间安排过紧疲于奔波。建议遵循“逢三必进”原则,每经过2-3个服务区就停车休息或轮换驾驶。如出现疲劳反应(哈欠连天、注意力涣散),应立即停车休息。
2.情绪波动:祭扫活动引发情绪波动,反应延迟风险增加。若出现悲伤、焦躁情绪,应靠边停车,待平复心情后再驾车。
二、健康因素叠加风险
1.过敏干扰。清明期间杨柳飞絮、花粉过敏高发,过敏体质者尽量减少驾车出行。如需驾车建议佩戴口罩、护目镜,全程关车窗,开启空调内循环,隔绝过敏原。
过敏引起的打喷嚏,可能导致瞬间致盲,以及低头、单手握方向盘、分心捂口鼻等一系列不自主动作,增加驾驶风险。若行驶中感到不适,应立即减速、靠边停车;在关键时刻,通过按压人中穴,可以有效缓解喷嚏。特别注意抗过敏药物可能引发困倦,建议服药后减少驾车,如需开车,要避免夜间和长途驾驶。
2.疾病影响。春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波动诱发疾病。
三、节日饮食潜在隐患
1.防饱困,饱餐后易犯困,加剧疲劳驾驶风险。建议餐后步行20分钟再出发。
2.防酒驾,节日聚餐增多,酒驾风险上升。特别警惕“隔夜酒”,饮酒后至少间隔24小时再驾车。
特别提示!
1.清明时节多雨,雨天行车请牢记“降速、控距、亮尾”,遇积水路段缓行,避免急打方向。
2.农村和山区道路的路况复杂,加之部分地区已进入春耕时节,路上车多人多,驾驶人应特别注意减速慢行、避让行人。
3.陵园、景区周边车辆拥堵加剧,请大家注意有序停放车辆,共同维护周边道路秩序。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驾驶人安全研究部
声明:如需转载或开白名单,请留言联系获取授权!转载须在文首标注来源交通言究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