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时,我的梦想是成为特级教师——直至如今,这一梦想仍未搁置。后来我意识到,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在深度应对管理挑战、持续钻研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管理学堪称一门伟大的学问。20世纪涌现出诸多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明,而管理在其中堪称首屈一指。
让书籍成为“个人董事会”的一员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内心始终存在一个“个人董事会”。人们常说,公司需要董事会,家庭亦需董事会,毕竟仅凭个人的思维,难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稳健前行。这个“个人董事会”能够开拓我们的思路、消除认知盲区,助力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做出科学决策。在我初入职场的年轻时期,我四处聆听教育界诸位名家的公开课。记得我当时在高密工作,前去聆听魏书生的课程,还前往上海观摩冯恩洪校长的授课。倘若一个人在自身行业中不知制高点何在,便极易沦为井底之蛙。
人应当结交“忘年交”。年轻时,结交一位年长约二十岁的忘年交,能为你传授过往经验,在迷茫时为你指点迷津,让你避免重蹈其覆辙。而步入四五十岁,拥有年轻的忘年交,则可使你的思想保持鲜活,不致僵化、落伍,不被社会淘汰。然而,若身边缺乏这样有深度的忘年交,该当如何?这便是我今日要探讨的主题——读书。书籍能够成为我们“个人董事会”的成员。或许在现实生活中,你难以寻觅某位特定高人的帮助,但一定能找到他们的著作。若想寻觅年长的“忘年交”,可阅读哲学家的作品,比如巴金的《随想录》,其80岁时撰写的文字饱含人生阅历与智慧。正如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这些人不仅高尚,而且专业、睿智、经验丰富且教训深刻。与他们“交流”得多了,你的认知边界将得以拓展,人生阅历也会更为丰富,从而弥补自身的认知盲点。因此,我的第一个感悟是:读书是为了构建个人的董事会。
我职业生涯的首站是高密四中。工作十年后,领导十分大胆地让三十出头的我出任校长一职——当时在学校的一百多位教师中,我的资历排名倒数第七。这期间,我虽犯下诸多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但也有一些正确的举措与行动。
1991年,也就是我担任校长的第二年,学校高一扩招,新增了两个班级,然而师资配备却面临难题——学校虽为市直学校,却地处乡镇,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前来任教。我们耗费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调配教师,这两个班依旧没有语文老师。于是,我安排其他语文教师协助这两个班的学生制定语文学习计划,让学生自主学习。当同学们实在觉得学习枯燥时,教师便将学生带到阅览室阅读书籍,或是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供学生阅读。一个学期结束,所有教师都为此捏了一把汗。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期末考试成绩揭晓,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得分不仅不低于其他班级,阅读分析和写作题目的得分甚至还略高于其他班级。
此事给老师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不禁反思:教师站在课堂上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开始推行“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即对一堂课中教师“讲”的时间加以限制。在高一这两个班级案例的推动下,起初老师们不得不执行这一方法。然而,推行两三年后,逐渐演变成“推一推、动一动”的局面,若不主动推进,便又回到了从前的教学模式。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事实上,我在《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看到一个名为“道尔顿教育计划”的词条,其理念给了我启发:若要推行“少讲多练”,其一,必须提供丰富且经过系统化设计的学习资源;其二,需要有相应空间,便于教师示范以及师生交流互动;其三,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主实践机会;其四,师生双方需签订“协议”,明确规定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职责。
后来,我调任高密一中校长,在读初一的儿子和初四的侄女身上继续推行“少讲多练”的方法。两个孩子完成了高考语文试卷,与高三学生的试卷一同批阅,一个取得了82分,另一个获得87分。鉴于他们并未接受过高中知识的系统训练,这样的成绩让老师们认可了“少讲多练”的成效,同意在学校大规模推广这一方法。
我们设立了自修教室,将四节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习室、阅览室自主学习,另外两节课则由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后来还建成了一座自修大楼,不仅有语文自修教室,还增设了历史、政治等自修教室,就连数学也安排了自习课。这便是2011年我们在北京十一学校建设学科教室的起源——十一学校打造了众多学科教室,将学习资源全部配置在学生身边,为学生提供了适宜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对于教师而言,学科教室也带来了诸多便利,他们无需每次都奔波于不同教室之间,同时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
实施“少讲多练”与“自修教室”举措后,高密一中这几届学生的语文成绩乃至整体高考成绩,均处于较为优异的水平。当然,这些举措并非我在乡村学校凭空构想而来。在应对诸多挑战的过程中,若无前贤通过实践总结出的系统经验,我们难以取得如今的成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松下幸之助所著的《经营人生的智慧》一书给予我深刻启发。众所周知,松下幸之助被誉为全球“经营之神”,他还有一项卓越创举——“终身雇员制”,充分彰显了对人才的珍视。这一理念对中国企业亦产生深远影响,松下幸之助因此荣获我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在那个重视资本、轻视人才的时代,老松下“松下公司主要是制造人才,兼而制造电器”的思考,无疑极具睿智。
受这本书的影响,我逐渐涉猎一系列企业家的著作。例如,豪尔将一家小型旅行社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管理公司,他曾说过一句引人深思的话:“当公司将员工置于首位时,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首位。”在“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风靡全球的时代背景下,豪尔能提出这样的观点着实难能可贵。受他们的启发,加之当时“学生中心”理念刚刚兴起,我留意到过分强调学生而忽视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于是,我尝试撰写了一篇名为《学生第二》的文章。文章完成后,许多杂志因顾虑而不敢刊发。我遂致电当时《人民教育》的总编辑,询问:“我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贵刊敢不敢发表?”总编辑让我寄去文章后,回复表示“敢发”,这篇文章得以顺利发表。后来,这篇文章被收录在我所著的同名书籍《学生第二》中,书中有一句话:“当校长将教师放在首位时,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首位。”此言正是受松下和豪尔观点的启发。
此后,便衍生出十一学校的教育家综合课堂流程。当时,“教育家办学”的说法盛行,且多数人认为,教育家办学意味着校长要成为教育家,进而由校长主导办学。我对此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真正的教育家必定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人。倘若整日不见学生,无法产生教育价值,又谈何成为教育家?因此,2009年,我们与《中国教师报》共同启动了“教育家成长工程”,并提出教育家应源自课堂。
2012年,《未来教育家》杂志筹备创刊时,总编辑刘堂江老师与我商议,计划在第一期推广“教育家办学”的观点。于是,我们借鉴了十一学校的“教育家办学”理念,即:只有当一所学校的众多优秀教师,以教育家的情怀、境界、心态和教育艺术,推动学校发展,影响学生成长时,这所学校才真正实现了“教育家办学”。这一理念是我们在不断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而来,并最终付诸实践。
在开展专项工作时,我们的确需要借助一些“专业董事会”。常有朋友向我请教学习方法,实际上,如今我基本不单纯读书,而是“用书”,即把全球范围内与当前工作或课程紧密相关的重要书籍置于案头,这些书可能多达五六十本。有时,我会反复研读一本书,甚至可能只读其中一章,因为对我而言,一本书里关键的或许只是一个模型或一个公式。这便是“专业董事会”的价值所在。我不会局限于某一本书所传授的方法或思路,而是会博采众长。
例如,在研究学校治理这一专业领域时,诸如如何从管理迈向治理、学校的核心要素需发生哪些变化等问题,均可通过“专业董事会”探寻答案。此外,有些作家的作品我会持续关注,比如吉姆·柯林斯,从《基业长青》到《从优秀到卓越》,他的一系列著作我都会拜读。还有泰迪的作品,因其在相关领域造诣深厚,他们的书籍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智慧。谈及如何获取此类专业智慧,我深感庆幸在1997年于青岛机场邂逅了《哈佛商业评论》这本杂志。自1997年起,我便订阅该杂志,每月必读。它是更新全球管理领域所有创新指标的权威杂志之一。前年,我在一次演讲中提及这段经历,想必在中国大陆,我可能是连续订阅《哈佛商业评论》且未中断时间最长的读者之一。这本杂志已然成为我“个人董事会”的关键元素。
读书是为了打破过去的自己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上小学时,大家都爱看《西游记》,都说唐僧的袈裟是黑色的,有个同学却坚持说是红色的,气得一群同学揍了他一顿。后来,他哭着把全班同学领到家里,结果全班人都哭了:原来世上还有彩色电视机。”这表明,人的视野会严重限制认知。正所谓:“人们所见,皆其所能见;人们所闻,皆其所能懂。”当视野受限,接触新知识便会相对困难。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过广泛游历,不断借鉴同行们开拓创新的宝贵经验。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借助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更广泛的知识与信息。要知道,世界上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其独特之处,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圈子,才能为个人成长创造更多可能。
谈及成长,就不得不提到成长破圈模型中的舒适圈、恐惧圈、学习圈和成长圈。舒适圈是我们感到安全且熟悉的领域,学习圈则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涉足的新领域。然而,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恐惧圈。恐惧什么呢?恐惧离开舒适区,去面对那些陌生或没有把握的事情,害怕因此丢面子或破坏过去的人设。但实际上,从舒适圈迈向学习圈,我们必须克服这种恐惧。这种恐惧并非真正的障碍,它更多源于内心的傲慢,以及不愿让他人看到自己的软弱、无知或无能。人的一生都在解决两个问题:傲慢与偏见。七年级青春期来临之际,其实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佳敏感期。然而,很多人未能在这一时期解决,导致一生都在与傲慢和偏见作斗争。傲慢使我们无法正视自身不足,偏见则让我们无法理解和接纳他人。有些工作甚至可能因傲慢和偏见而错失重要机遇,所以我们不能纵容自己的无知与偏见。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高密四中,尽管地处乡下,但在高密市的五所高中里,其校风极为优良。我们学校有独特的“三严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初到学校,我便担任班主任,并很快成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后来还晋升为教导副主任,负责学生管理工作。那时我始终认为,对学生严格是唯一标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学校的课程规章制度,甚至不断增添各种管理方法。记得有一年我首次组织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和接力赛进行时,观众席本可能陷入混乱,但在我严格管理下,学生们都遵守规定,没有起身、走动或大声喧哗。我为能管理好1000多名学生,并让他们井然有序地参与活动而深感自豪。然而,运动会结束后,我在学校考场的主席台墙壁上发现了学生写下的字句:“校长逝世文艺晚会”“为什么开这样的狗屁运动会”……这是学生们在无声地抗议我的管理方式。此事令我深受触动,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
给予我深刻启发的是《夏山学校》。尼尔作为夏山学校的创办者,这所学校已拥有103年的悠久历史,于1921年由尼尔创建,是一所洋溢着平等精神的学校。尼尔明确提出:“要让学校适应孩子,而非让孩子适应学校。在夏山学校,爱、同情与自由是治愈一切的力量。”书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例:有一名学生曾连续12天未踏入教室,每日在校园里闲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务正业的学生,后来竟成为英国著名的机械师。还有一批学生,每到夏天便不愿待在教室,而是选择爬上树度过时光。尽管这些行为看似离经叛道,但这些学生最终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顺应这些个性各异的孩子,探寻适合他们的发展路径,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呢?尼尔的另一句话同样给了我莫大启发,在我担任校长后,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尤为深远——“对于人,我并无统治欲。若你对人怀有统治欲,便不适合担任校长。”
此后,卢梭的思想深深触动了我。他的《忏悔录》让我颇为震撼,我未曾想到,这样一位备受我们崇敬的伟大哲学家,竟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诸多不光彩之事。比如,他提到自己曾对邻居的一位老太太极不耐烦,嫌其话语冗长,于是趁老太太外出,偷偷往她家锅里撒尿。卢梭还自述曾加入一个孩子间的“偷盗团伙”,因他是团伙中年纪最小、身材最矮的成员,便被要求从窗户爬进别人家行窃。卢梭在《忏悔录》中提及的这些事让我意识到,原来伟大人物在童年也曾有过此类问题。
那么,我们能否对这些问题抱以更多包容呢?我们在大学所学更多是“爱”,但关于如何包容孩子却鲜少涉及。我们并未学到孩子在特定年龄段可能遭遇的问题,以及他们会犯哪些错误、我们应包容到何种程度。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因此,如今在我们十一系的学校,每位老师都会收到一份资料——每个年级孩子“必然会犯的错误”,诸如一年级孩子有其必然会犯的错误,七年级孩子也不例外。这些错误通常源于年龄因素,我们需怀有足够的包容心去接纳。将这些常见问题罗列出来,老师们便能逐渐学会如何包容与理解。
初入职场,我便有幸邂逅一本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众多著作之一。他的著作颇丰,我阅读了其中十几本核心著作,有些书甚至读了三遍、四遍乃至更多。我还购置了数百本《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分发给老师和朋友,这是我购买数量最多的一本书。
苏霍姆林斯基对我影响最大之处在于,首先,他让我认识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开篇便指出:“请记住,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抽象的学生。”他举例说明: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能提20多桶。要知道,孩子在智力方面的差异,比在体力方面的差异更为显著。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诉我们,教师不应有“坏学生”的概念,而应将其视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学生观。此外,苏霍姆林斯基尤为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便在语文学科中也毫不例外。他还曾教授过所有中小学学科。这些理念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使我将这些思考融入到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对我帮助极大。
再后来,杜威也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多次聆听、研读他的教育理念。他于中国讲学的两年间,发表了诸如《民族主义教育》《我的教育信条》《明日之学校》等演讲,这些内容弥补了苏霍姆林斯基思想中的一些不足。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会让人觉得孩子的成长仅依赖学校教育与课堂学习。然而杜威却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学校的核心功能在于推动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应将学校打造成为社会的缩影,而非仅仅局限于课堂。孩子借助这样一个类似社会的小型环境,通过社会经典的浓缩版本,逐步学会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这一观点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理念形成鲜明对比。正是通过阅读杜威的著作,我意识到学校必须让学生在校期间体验未来社会可能面临的生活。正因如此,我们常说:“课程是社会生活的浓缩。”此外,受时代背景及所在国家社会文化特点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格外重视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孩子,提出了诸多在集体环境中教育孩子的策略、方法与智慧。但孩子的成长不能完全依赖集体教育,我们还需引导其独立成长,帮助他们在集体之外也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这正是我从杜威著作中获得的启示。杜威强调,即便离开集体,孩子也应学会独立面对生活,成长为完整的个体。
在实现自我突破、成就全新自我的过程中,我想向大家介绍乔·哈里提出的“哈里窗”模型。该模型将我们的人格或认知划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若要实现真正的自我突破,需促使这四个区域相互联动。
首先,要不断拓展开放区。开放区是我们自己知晓且愿意与他人分享的部分。我们应积极寻找更多机会,将自己掌握且愿意分享的知识传递给他人。我十分幸运,从早期便有像今天这样的机会,与各位同行分享自己的见解,以此验证哪些观点具有价值,哪些需要调整。其次,要缩小盲目区。盲目区指的是自己未曾察觉,但他人能够看到的部分。要缩小盲目区,首先要结交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朋友。教育系统的从业者往往倾向于在熟悉的圈子里结交朋友,这容易使我们陷入“信息重复”的困境。因此,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联系,有助于我们发现自身未曾意识到的问题或盲点。接下来,要打开隐藏区。隐藏区指的是自己清楚,但他人并不知晓的部分。我们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打开这个区域,并且在沟通时要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要思考在何种场合、何种氛围下,能够恰当地分享这些信息。最后,要探索未知区。未知区是自己和他人都不了解的部分。探索这一区域,我们可借助各种媒介与工具。如今,探索未知区相对容易,但问题在于未知的领域众多,如何从中挑选出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益的部分呢?例如,当下大家都在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可能会听到诸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和理解存在差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明确在人工智能领域应关注的具体方向。选择一个对未来发展最具价值的方向,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另一个公式:“寻找制高点-借口=学习”。
在目睹一些优秀经验与做法时,常常能听到有朋友感慨:“这的确很棒,可惜我们学不来。”据观察,几乎95%的人都曾说过类似话语。那么,为何会觉得学不来呢?不少人会回应:“我们缺乏资源。”或者“我们学校尚未达到相应水平。”甚至还会说:“我们的教师不行。”但实际上,说“教师不行”的校长,往往是校长本身的问题,几乎无例外。当我们想要寻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必须学会“减”借口。只有当我们摒弃借口,专注于解决问题,学习才会真正发生。这是我的深切体会。
读书:助力经验向知识的转化
在农业经济时代,常听闻这样一句话:“童年如一幅画卷,少年似一个绮梦,青年像一首诗篇,中年若一篇范文,老年犹一部哲学。”步入一定年龄阶段,人们倾向于讲述道理,然而青年人往往对此兴致缺缺。实际上,这些道理乃是从经验中萃取而来的知识。在农业经济时代,信息相对匮乏,人们唯有到了特定年龄阶段才会梳理总结这些经验。
如今时代已然不同。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仅依靠经验,而需持续提炼知识。为何农业经济时代对知识需求不高呢?这是因为耕耘、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通过父母的经验传授便可完成,无需过多知识。但如今我们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倘若仅凭借经验,将难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在积累三年经验后便遭遇“天花板”,即便重复工作多次,也不过是以往工作的简单复制。而一些优秀教师,即便积累了十年经验,突破“天花板”也颇具难度,重复工作几次后便临近退休。那么,如何从优秀迈向卓越呢?从成熟走向优秀,通常依赖正反馈——表现出色便能获得点赞与认可。然而,要成为卓越教师,路径则大不相同。不应依赖外界赞扬,而要主动寻求负反馈,也就是那些指出自身不足的声音。这一过程在同行或领导那里往往难以实现,但借助读书,却能收获极具价值的负反馈。书籍会悄然告知:“此处有一种新的做法,与你有所不同,不妨加以比较。”
这一过程便是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然而,何种经验方可转化为知识呢?我们首先需明晰经验与知识的内涵。经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外部联系的认知,通常具有个体化、碎片化特点,难以实现迁移;而知识则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经过提炼、总结与凝练的系统性认知,具备可迁移性,便于他人借鉴。以1953年阿普伽新生儿评分模型为例,阿普伽医生经大量实践,将经验转化为一个评分模型,成功将新生儿存活率提升了十多个百分点,从不到50%提高至更高水平。该模型涵盖五个维度:心率、呼吸、肌肉张力、肤色和反射,每个维度分为三个等级(0分、1分、2分),通过测量这些维度,可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分钟内评估其健康状况。此模型被全球妇产科医生广泛借鉴显著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亦可提炼类似模型。例如,过去许多人意识到插班生融入存在困难,却缺乏明确策略。通过经验总结,我们可构建一个模型,旨在助力插班生迅速且全方位融入班级。该模型有助于教师识别班级中的关键人物,关注学习台阶的搭建,并定期跟进学生的适应情况。
此外,2005年我参加了美国帕特比勒培训,学习到一个极为实用的工具——“人机环料法”。该工具可助力我们将问题归纳至五个领域: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原材料以及方法。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应片面侧重某一方面,而应从这五个领域综合剖析。这一工具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与教育设计,能够协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寻得最为适宜的解决方案。
后来,我接触到以色列的创新培训方法,该方法十分简洁。众所周知,以色列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他们认为创新源于日常生活。其创新方法可归纳为加、减、乘、除四种方式,这是对大量创新经验进行提炼后形成的工具。
加法,即在原有系统中增添一个要素以实现创新。例如,手机增添摄像头后,摇身一变成为照相机,这便是加法创新。又如,在一堂45分钟的课程中增加两分钟阅读时间,每堂课都有这样的小创新,同样属于加法创新。减法的典型例子是自行车,如今的自行车设计愈发简约,原本的车轮、车把等部分逐渐被简化,最终形成新型自行车。同样,在体育课上,传统的点名五分钟、热身八分钟,往往不受学生欢迎。若减掉点名时间,甚至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报到,或者改变热身方式,这便属于减法创新。乘法创新是通过复制系统中的某个要素达成。例如,高跟鞋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女士在不同场合的需求,推出可换跟款式,女士能够依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鞋跟,这就是乘法创新。在体育课上,通过设计多种热身方式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也能实现乘法创新。除法创新则是通过重新排列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改变其时间顺序或空间位置来实现。大兴机场有一个成功的除法创新案例:过去,机场的登机手续和安检均需在机场内办理,如今将这些环节前置到城区站点,旅客抵达机场后可直接登机,通过改变流程顺序简化了原有系统。这种加减乘除的创新方式,对于推动课堂教学改进,尤其是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年,在选课走班推行7年后,我们意识到,要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还需更进一步——在每一堂课中都切实落实学习。然而,当时我们未能找到恰当方式,尽管付出诸多努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进行了大量探索,也遭遇了不少阻碍与困难。尤其是一些传统学习任务,成效并不理想。
后来,我接触到韦伯的知识深度(Depth of Knowledge,DOK)指南,顿时豁然开朗,并将DOK理念应用于学习任务设计,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
在DOK体系中,认知能力被划分为若干等级,包括回忆、在线技能与概念、问题解决与应用、创新与创造。将DOK置于一个坐标系中分析,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该坐标系横轴代表学生自主性,纵轴代表认知复杂性。当把DOK作为纵轴纳入此坐标系后,我们会发现,若要设计出真正有效的学习任务,必须基于DOK的第三或第四层级进行规划。如此,方能为学生提供更充裕的自主空间、自主时间以及更丰富的资源选择自由度。例如,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项作业:“依照以下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提示包含四句话,学生添加连词后便可基本复述整个故事。然而,这种设计仅仅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回忆与再现,仅处于认知复杂性的第一个层级。那么,如何将此学习任务提升至认知复杂性的第三或第四层级呢?我们可以这样优化任务:“班上有位同学因病缺课,且其语文理解能力一般。请你录制一段音频,向他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及相关作业内容,确保他能与班里其他同学一样掌握课堂教学要求。”这一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更需要他们进行思维迁移与创新。
当我们将认知复杂性提升至第三或第四层级时,学习任务设计必然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时间、自主空间以及资源和路径选择的可能性。因此,DOK这一认知深度分级模型,为学习任务设计提供了极大助力。比如,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绘制《西游记》取经路线图”的学习任务,获得众多网友点赞。但我不禁思考,学生记住唐僧取经的路线图意义何在?难道是为了日后去取经?这种设计仍停留在认知的最低层级,即回忆与再现。若将其修改为:“假设在第59回牛魔王被降服后,请用300字续写后续故事。”这样的任务便已步入问题解决与应用层级。
最后,我们来审视这个智慧漏斗示意图。可以发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历经几个阶段。
从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我们进行分析、校对与总结,这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数据,必须对其进行筛选与提炼,才能将其转化为有效信息。接下来,从信息到智慧的转变,需要经历积累与顿悟,这并非人人都能轻易达成。这一过程需要诸多条件,而关键在于,我们要在信息与数据之间,将信息编织成知识。这一过程不仅依赖个人经验,还应涵盖同事的经验、同事的同事的经验,甚至包括周边学校、教研室的经验,以及教育学院、教研员的前沿经验等。我们要对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提炼,并借助各种模型对这些经验进行系统化整理与改造,形成可供他人借鉴的知识。
于我而言,读书无疑是人生中最明智的投资。尽管在购书上投入不少,但直至今日,我仍深感这笔投资极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