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易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陪诊师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21 15:19:10   浏览次数:2  发布人:d24a****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服务的复杂化,陪诊师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然而,由于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法律规范与监管机制不完善,陪诊师在日常工作中面临多重法律风险。笔者结合典型案例,从合同责任、隐私保护、医疗行为边界、非法经营等角度分析陪诊师的法律风险,并就该行业的规范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建议,以期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这些责任风险须规避合同纠纷与违约责任案例:某陪诊师因疏忽,未按时陪同患者就诊,导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服务的复杂化,陪诊师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然而,由于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法律规范与监管机制不完善,陪诊师在日常工作中面临多重法律风险。笔者结合典型案例,从合同责任、隐私保护、医疗行为边界、非法经营等角度分析陪诊师的法律风险,并就该行业的规范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建议,以期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些责任风险须规避

    合同纠纷与违约责任

    案例:某陪诊师因疏忽,未按时陪同患者就诊,导致患者错过专家号。患者以未履行合同义务为由起诉索赔。法院判决陪诊师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患者挂号费及交通费损失。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陪诊师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否则将可能面临法律纠纷。

    分析: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本案例中,陪诊师因未履行合同义务被判决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患者挂号费及交通费损失。

    在签订服务协议时,陪诊师应当特别注意确保条款详尽无遗,明确包括服务内容、时间、费用以及违约处理等关键要素。

    陪诊人员泄露患者隐私

    案例:某陪诊师将患者的病历资料转发至社交媒体,患者以侵犯隐私权起诉,法院判决陪诊师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分析: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陪诊师泄露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患者可以侵犯隐私权为由起诉陪诊师,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非法提供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陪诊师未经授权,记录、传播患者信息,或因电子病历管理不当导致数据泄露,甚至为谋取个人利益转发病历至社交媒体,严重侵犯患者隐私,可能面临民事乃至刑事责任追究。

    陪诊师应熟知国家个人信息保护法涉及的相关内容。为确保患者隐私安全,在陪诊服务中应遵守信息隐私保密原则,妥善保存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避免遗失或未经授权查阅。

    医疗行为越界与非法行医风险

    案例:某陪诊师擅自为患者解读检查报告并建议用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法院认定陪诊师行为构成非法行医,判处拘役三个月。

    分析:陪诊师的越界行为,如超出陪诊范围进行医疗诊断或治疗建议,代替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等医疗文件,误导患者选择特定医疗机构或药品等,都存在一定法律风险。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陪诊师在提供服务时,必须明确并坚守服务边界,不得涉足诊断疾病、用药建议等医疗专业服务,不参与医疗决策,防止越权行为。如需代签医疗文件,须确保患者清醒并获取书面授权。

    参与“黄牛”倒号及非法经营风险

    案例:某陪诊平台与“黄牛”勾结高价倒卖专家号,警方以非法经营罪立案侦查,平台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分析:参与“黄牛”倒号及非法经营的行为包括:以陪诊名义倒卖挂号凭证牟利,与医疗机构内部人员串通垄断号源,虚构服务内容收取高额费用等。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明确,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陪诊师应该选择正规平台挂靠,避免个体“接私单”而给自身和患者带来的法律风险,确保服务行为的合法合规。

    人身损害与安全保障责任

    案例:某陪诊师在陪诊过程中,未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导致其摔伤,法院判决陪诊师赔偿医疗费及护理费共计5万元。

    分析:此事件存在一些风险点,比如未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必要评估;在陪同过程中未尽到注意保护义务,疏于照护导致意外伤害;急救措施不当加重患者病情等。按照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陪诊师在提供服务前,应首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需预先对患者自身状况和环境因素进行评估,综合考虑交通工具和轮椅的使用等问题。

    陪诊师未来如何发展

    陪诊师作为新兴行业,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辅助作用,政府应给予鼓励和支持。然而,由于陪诊师的法律身份和服务范围尚不明确,从业人员面临着身份认同和服务定位带来的困扰。针对这一新兴行业的特征,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做出整体部署与规划。

    建议明确陪诊师的职业身份与分类,将陪诊师这一职业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认其服务边界与法律地位,明确其职责包括协助挂号、陪同就诊、代取药品、协调医疗流程等。规定其不得涉及医疗诊断、治疗等专业行为,仅提供非医疗性辅助服务。同时,需在法律层面界定服务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意外责任划分等权责关系。我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等地已尝试将其纳入地方性职业规范,可作为全国推广的试点。

    建议出台《陪诊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行政监管部门,明确陪诊师的准入资质与标准,制定培训方案并对培训师进行标准化培训,将准入和培训标准纳入考核内容。制定明确的服务项目、服务规范,服务范畴和收费标准等。在服务协议中约定明确的权责,从而减少法律纠纷的风险。

    加强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行业规范与伦理准则。陪诊师行业缺乏行业协会的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建议建立全国性行业协会,制定服务规范与伦理准则,通过行业自律,杜绝行业内的乱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得以保障。

    强化监管机制。此前由于其新兴行业的特殊性,存在市场监管等部门在陪诊服务方面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同时也存在监管盲区,难以对违规行为进行有效遏制。因此,只有通过政府部门构建的“标准﹢监管﹢自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才能够实现其良性发展的目标。

    陪诊师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更离不开法律规范的保驾护航,通过政府的扶植与支持,并积极推动该行业与医疗机构、养老行业、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深度合作,来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定会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文: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主任 郑雪倩

    编辑:门雯雯 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YLO68YWW】获取授权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24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yixu.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