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中国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自幼聪颖好学,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迁为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因母丧回家丁忧,适逢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清政府调集大量官兵镇压未果,曾国藩便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即湘军。
曾国藩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闻名。1854年,他发表了《讨粤匪檄》,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在镇压过程中,曾国藩手段稍稍有些残酷,因此被称为“曾剃头”、“曾屠户”。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太平天国起义至此被镇压。
捻军起义经历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汇合,清政府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然而,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得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他因此被免职,由李鸿章接代。
曾国藩在政治军事上,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军理念,如重视军队的道德教育,认为“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苦,独举目斯世,求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外,他还强调军队的纪律和作风建设,使得湘军在清朝腐朽的武装力量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
曾国藩在用人方面,秉持“广收、慎用、勤教、严绳”的原则。他广泛访求人才,不拘一格;在用人时,量才而用,知人善用;同时,他还勤于教育和培养下属,严格要求,不姑息迁就。这种用人方略使得曾国藩能够网罗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朋友幕僚,甚至化敌为友,成就了他的辉煌。
曾国藩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画卷,他的生平事迹、政治军事思想、用人方略以及幕府集团的形成,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