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初中时的课文,初读时,是多么向往这样的世外之地,无纷争无烦忧,各尽其能,各食其力,是生命的乌托邦。人性是善的。
现在再读《桃花源记》,发觉这是渊明历经生命波折,看到权贵倾轧,感受到流民颠沛之后,在诗文之中给自己给天下人,营造的一股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的幻想。是老子小国寡民的幻化。
中国的文人总是不是适当下,总是怀思过往,孔子崇尚的礼是周礼,渊明向往的桃源仙境是上古的民众纯朴的农耕生活,剔除了统治阶层之后的自然。苏轼亦步亦趋于陶潜。古人纵言古之如何如何……
生命的乌托邦,让人忽视生命中的恶,只看见生命中的善。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这应该是儒家与法家的根本区别吗?也只有相信人性善而人性真善的情况,桃源生活才能存在,总有人想偷懒想怠工吧!
桃源生活,就想想陶潜的桃花源,想想黄药师的桃花岛吧!
还是退而求其次,在自己心中营造一座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式的桃花源,躲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不顾纷争,不招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