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
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
秪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
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
——明 文征明《己未元旦》
简译:
劳碌一生,年届九旬,随缘度日,从不强求,虽年老多病,庆幸能自我保全。
人生百岁,几个能达耄耋之年?我看到了五世同堂的景象,见到曾孙和玄孙。
只要将过去的日子,权当作未来的日子过,谁又能说增加年龄是减少岁月呢?
寒梅报春,依次盛开,满眼都是春天的景象,岂能容许忧愁来到我的酒杯前。
文征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书、画、文无一不精,文笔遍天下,世人誉其“四绝”全才。
家世显赫,其父博学多才,是一位饱学之士,文征明自幼饱受书香熏陶,年少时即享有才名。
就是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莘莘学子,科举之路却走得极为艰难,十次参加科考莫不铩羽而归。
岁月蹉跎,直到54岁才得到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
彼时,文征明书画早负盛名,前来求其书画者众多,由此也遭到了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
他为此郁郁寡欢,官场不得志,再加上案牍劳形,公务缠身,所以不能尽情发挥他的创造力。
他纠结矛盾,四年后毅然辞职返回故里,从此不再以入以仕为念,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创造中。
“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毕生的精力都付诸于诗文书画,晚年声誉卓著,求者络绎不绝。
不挂怀仕途失意,不在意荣辱得失,只潜心创作,文征明这个人极其心胸旷达,所以也长寿。
这是嘉靖三十八年元旦,文征明已是九十岁的老者,虽然头发和胡须都白了,但犹精神矍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面对生机勃勃的新年景象,文征明写下《己未元旦》。
这是一首充满智慧的佳作,尽显其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坦荡从容,是其豁达人生态度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