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天气渐暖,孩子们逐渐脱去厚厚的冬装,更愿意参加运动。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动起来,帮助他们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坚持科学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与维持健康的肌肉骨骼组织(包括肌肉、骨骼和关节),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还能愉悦心情,磨炼意志,促进心理健康。
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水平、运动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春季运动最好的选择当属跳跃性运动,包括跳绳、跳高、跳远、踢毽子、跳皮筋、打篮球和打排球等。跳跃能够牵伸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孩子长高。跳绳可以锻炼腿部肌肉,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跳高是一项专门用来训练跳跃能力的运动,可以通过反复的跳跃动作,刺激腿部肌肉的生长和发育。而篮球运动需要频繁跳跃和跑动,可以促进脊椎骨骼的生长和伸展。同时,篮球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另外,拉伸类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骨骼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纵向压力,游泳、瑜伽、引体向上、伸展体操、吊环和芭蕾等拉伸类运动能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增生,促进脊柱和四肢骨骼增长。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游泳时,身体需要在水中不断地游动,这可以锻炼腿部、腰部、手臂等多个部位的肌肉。游泳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长高。在进行引体向上时,身体悬挂在空中,重力作用会使身体自然下垂,对脊柱起到拉伸作用,增加椎骨之间的间隙,从而拉伸脊柱。此外,引体向上锻炼了上肢、背部和核心肌群等多个部位的肌肉,强壮的肌肉可以为骨骼的生长提供稳定环境,并促进新陈代谢。瑜伽可以拉伸身体的肌肉和脊椎,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正确性。特别是瑜伽里的一些伸展动作,如倒立、蛇式等,可以刺激脊椎骨骼的生长。
跳跃和拉伸类运动都可以对骨骼施加垂直压力,促进骨细胞增殖,帮助骨骼发育,有利于孩子长高。然而,举重、哑铃等负重运动具有压迫性,过大的压力会阻碍骨骼的纵向生长,孩子们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完全定型,容易受损,家长要尽量避免让孩子进行此类运动。
遵循科学的原则
运动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一次完整的运动包括准备活动、正式活动和整理活动三个环节。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活动,是指在进行主要运动前进行的较轻活动量的一系列身体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逐渐提高身体的温度和心率,为接下来的更高强度的运动做好准备。常见的准备活动有慢跑、关节旋转、臂圈、腿部摆动、侧身伸展、高抬腿、跳跃运动、深蹲、弓步、动态拉伸等。
正式活动是一次运动的主要体育活动,如快走、慢跑、跳绳、单脚跳、双脚跳、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引体向上、跳远、跳高等无氧运动,持续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
整理活动在主要体育活动完成后进行。适度的整理活动,能够帮助身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一般为5~10分钟,活动内容与准备活动相近,包括行走、慢跑等小强度的运动和各种拉伸练习。
春天运动小贴士
1.儿童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低血糖休克。因此,儿童应避免空腹运动。家长可以在运动前适当让孩子摄入一些食物,如全麦面包等。
2.运动前可以小剂量饮水,根据运动强度和孩子的体质来决定饮水量。在运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水,饮水时切忌过快过急,应少量多次。比如200~300毫升的水可以分五到六次喝完,每喝一口先含在嘴里,然后慢慢咽下,运动间隙时喝水最好不要超过300毫升。饮用太多水会产生较强的饱胀感,影响运动效果。补充水分时,应尽量选择矿泉水、白开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尽量不选择糖分过多的碳酸饮料和合成果汁。
3.运动时要选择宽松、吸汗、透气的衣物,以及合适的运动鞋,大量出汗之后需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户外运动时,可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遮阳帽和防晒衣物。
4.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引发呼吸道疾病。运动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反应和运动能力适当调整运动计划。如果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或者感觉运动过度,可以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者休息一段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 林弘睿
策划:张灿灿
编辑:刘洋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王乐民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AVBORI0】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