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家长提问
我女儿今年8岁,特别喜欢和比自己差的同学做比较,每次考试或做什么事情,她总是会说谁谁谁考得比自己差、做得没有自己好,或班上谁谁谁的作业都是家长做的、听写没有做老师也不管,等等。为什么她从不和比自己好的同学比呢?
心理咨询师解答
这个问题提得特别有意思,孩子为什么总喜欢和比自己差的同学比,而不是和好的比呢?其实大部分家长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忽略了现象背后,即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
8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价值的认知建立阶段,他需要通过不断和同龄人做比较来发现自己的优势。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将会建立起比较正向的自我评价,这将使他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可以更有自信地融入群体当中。所以,孩子愿意和比自己差的人做比较,本身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
当然,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向下比较”,也可能是他期望通过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优势或正向行为来获得家长对他的认可和肯定。作为家长,需要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孩子批评或责备过多,而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肯定却较少呢?
也有些家长平时或许并未拿孩子去和别人做比较,但想想看,孩子考完试,你是否会很关注他在班里的排名?当你批评他的时候,是否喜欢用“你怎么总是管不住自己”“你怎么又磨蹭”等这种特质性的评价来督促她?虽然家长的初衷是期望孩子能做得更好,但有时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很可能让孩子理解为“爸爸妈妈认为我不够好,我总是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
为了维护正向的自我价值,孩子会用本能的反抗来表明自己其实已经做得很好,因为“还有很多人不如我呢”。这时家长会发现,其实孩子和父母内心的期望是一样的,都希望能取得进步、做得出色,只不过孩子倾向于不断进行自我认同,而家长则忙于为孩子寻找目标、树立榜样。
如何正确使用比较的方法来激励孩子进步?这里给家长两点建议。
◆纵向比较,专注改变
建议家长平时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先去和孩子一起分析下他比上一次在哪些地方进步了,进步了多少。比如,“这次考试计算题很有进步啊,上次错了3道,这次只错了1道”。当孩子知道,他的努力能被家长关注到,内心就很容易获得改进的力量。
下一步,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他在哪些地方还没有做好,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减少这一类错误。当孩子真正感受到家长在就事论事地和他讨论改进问题的措施,而不是批判他的错误时,孩子就会把目光放在专心修正问题上,而不是找理由回避问题。
◆对努力过程的比较
人的成长离不开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发现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激励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提高。然而,关键就在于要怎么比和比什么?
举个例子:有一天,一位妈妈带女儿路过公园的英语角,发现有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孩可以用一口标准的英语流利地和在场的外国人交流。这时,如果妈妈希望激励女儿能同样学好英语,她要怎么说呢?
如果只是对女儿说:“你看人家和你差不多大,英语说得多好!你要向人家学习哦!”你猜女儿听了,会因此受到激励、好好学习吗?
并不能!为什么呢?
首先,妈妈夸别的孩子好,在女儿听来,言外之意是你不够好、不够优秀。孩子要么会感到自卑,要么会产生妒忌或逆反心理,这些都不能鼓励孩子做出向别人学习的行为。其次,妈妈把女儿和别的孩子做比较,比的是什么呢?是一个结果,或者说是英语说得好的表现。但她却没有告诉女儿,你要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很容易让孩子在一个高远又模糊的期望中退缩,感到自己没能力做到。
所以,这位妈妈是怎样做的呢?她带着女儿走到那个英语说得好的孩子身旁,和那个女孩以及她的妈妈聊了起来,她问那个女孩是怎么学英语的?学了多久?过程中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吧?是怎么克服的?遇到瓶颈时,又是如何坚持的?
那么,当妈妈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女儿有没有在听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孩子也会好奇,别人是怎么把英语学好的,所以她一定会竖着耳朵听。当她发现别人也会遇到和她一样的困难,但是对方通过努力和坚持克服了困难的时候,她一定会受到激励:“哦,原来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
妈妈在回家的路上才对女儿说:“看来每个人在学英语时,都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真正说得好。宝贝,你愿不愿意也学习一些方法,努力坚持下去,到时候像小姐姐说得一样好呢?”
这时,孩子一定是愿意的。为什么呢?因为妈妈强调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如何努力学习和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的过程。孩子受到鼓励,又有了具体的方法,这个比较就非常成功了。
其实,这就是利用了教育心理学中同伴观察学习的理论。让孩子通过自觉地观察和比较,了解那些和自己有相似性的人,有哪些榜样行为是适宜的、值得模仿和借鉴的。几乎所有孩子都会不自觉地学习那些和自己相像的人身上成功、优秀的方面。这种方法可以用到孩子平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通过和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既影响他人,更带动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真正的竞争力。
本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让孩子为自己而学——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秘诀》、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